化学化工学院
网站首页|学院概况|机构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党群建设|交流合作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人才培养>>精品课程>>正文
艾尼瓦尔·买买提开学第一课教案
2018-04-28 18:40   审核人: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授课教师:艾尼瓦尔·买买提

授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的含义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了解和掌握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三、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与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l 教学重点: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化学化工学院  艾尼瓦尔·买买提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此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生态文明的含义

人类发展史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有别于任何一种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人们熟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都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惟有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工业革命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和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和生态恶化,使发展变为不可持续。生态文明,就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

2、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至关重要。为什么生态文明能够破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局,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这是由生态文明的本质及其特征决定的。

就本质与含义而论,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性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是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行事的文明,还是一种遵循特殊规律的文明,即遵循科学技术由“单一到整合、一维到多维”综合应用的文明。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生态文明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升高的文明。     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而论,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审视的整体性、调控的综合性、物质的循环性和发展的知识性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即这个时代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如果不懂得这一点,思想、理念、道德、行为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阶段,那么,这种人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3、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则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战略意义。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 13 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 10 亿人口。但全球尚有 50 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 1/3 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自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在很多场合反复阐述和强调“命运共同体”概念。20133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又分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重要场合上,向世界传递和深入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的国际秩序观,是中国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发生历史变革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从根本上摆脱零和博弈的恶性竞争思维,促进国与国之间发展友好关系,体现了中国追求辩证智慧和世界大同高远境界的古老文化传统,呈现了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事实表明,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已经开始负起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使命。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普遍价值的全球化逻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因为各国发展情况的差异,我们要预想到这个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普遍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普遍价值的全球化逻辑。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四个层次进行解读: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重建共同体的一种设想。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的积极逻辑。第三,人类的最低价值是人的生存需要价值,最高价值则是发展价值,发展价值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即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第四,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讲,中国的国情适合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

马克思的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的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国际交往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和主要动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写好“共同利益”的篇章,实现互惠共赢。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认为,从全人类的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阶级、民族的利益和人类普遍利益的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联结和纽带。从历史的视角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建设性的解决,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

三、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以来,通过运用制度和法律的手段,中国政府整治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已经取得极大的成效,正稳步迈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家园指日可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定地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意味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不仅着眼于本国,对于全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生态治理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提出绿色发展,表明中国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绿色发展之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也为我们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球治理的新视野 。

生态文明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绿色责任。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关于人类共同体未来的理想形态,预设并创建了未来人类共同体的组建理念和规则体系。在它的旗帜下,人类没有旁观者,都是参与者和行动者,就是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共同体的共有责任与义务,是每一个具体社会框架下的每一个个体的责任与义务。生态文明是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责任与义务的新形态。如果用恩格斯的合力论来解释,历史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和行动决定的,而是合力,也是无法避免的(命运)。 既然是所有人合力的结果,那么就要由所有人共同担责,这就是命运共同体

引用文献:

春雨. 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N]. 光明日报/2008 /7 /17/ 007 .

钱厚诚,韩晓阳.文明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文明自觉[J]. 理论视野, 2017.10

齐晓明,张月梅,孔伟.哲学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J]. 教学与研究,201712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感受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15-1马雨萱

 

从古至今,学生群体永远是历史舞台上最活跃的群体,所以,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校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要求每位教师在正式开课之前将自己的课程与时代联系起来,给学生上“开学第一课”,使学生对时代与课程有着更深刻的了解。

  作为专业必修课,环境生态学的艾尼瓦尔老师在他的开学第一课上为我们展示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提示了我们能够做什么,强调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息息相关。同时,艾尼瓦尔老师还介绍了习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计构想,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这项构想的正确性与作为环境工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重大。这堂课使我受益匪浅,现一一阐述如下:

  生态与人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生态与人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过去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战胜自然为目标,但人类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日本水俣病,伦敦硫酸烟雾,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都是人类肆意开采资源而不考虑生态环境的结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尽管生态环境的恢复周期很长,但是人类已经及时地意识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就意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财富。

   生态环境恢复的问题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地球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循环,而循环的存在便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险。人类生产生活使用的塑料在南极无人区被检出,这便是最残酷的证明,即使人类的足迹没有到达,因我们而产生的污染物却能够遍布全球,这是地球循环的作用,也同样意味着每一个人的责任。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转移闭门造车而不影响别的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措施。一个人不能解决生态问题,一个国家不能解决生态问题,那就由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解决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因为,没有环境,就没有人类的存在与发展,没有生态,人类的生存就缺少必要的生存条件。

 从现在起,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首先要人类团结起来,其实每个人作出一点努力,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少开一次车,少用一次性筷子,白纸正反用,这些我们从小都知道的常识如果我们都能做到,我们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绿色,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破环就会减少,而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去修复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作为未来的环境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去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应该努力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新创造,解决生态环境的修复问题,奉献社会与祖国。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尝试灵活的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与生活中,同时,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将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并尽力影响更多的人,为祖国的山河增添更多的绿色。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习感受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15-1班祝金亮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理想目标,牢固树立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意识,增强大学生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学习能力,学院及各位任课老师积极响应,认真组织,积极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活动。

   本次《环境生态学》上班主任艾尼瓦尔老师向我们讲授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听完老师的授课后,令人感触颇深,在学习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努力,不懈奋斗。班主任艾尼瓦尔老师强调,大学生的根本任务在于学习,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关注的,但学习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树立一个远大理想,明白为什么而学和怎么去学相结合,坚持努力,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上也说过:“青年强则国家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才能为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二、把握形势,关注变化。艾尼瓦尔老师强调,在党的十九大上,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建设,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这种变化,要了解当前形势,然后积极的响应和学习,这样才能在毕业踏入社会后更好的投入到建设当中。

   三、认清自我,注重学习。前面说道,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我们要抓住这个任务不动摇,而后明白到底该如何去学,怎样去学,应该去学什么,掌握什么,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效率,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艾尼瓦尔老师强调,作为环境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人这一因素对环境的重要影响,要更深层次的树立自己的环保意识,以身作则,不浪费水,电等资源,为环保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美丽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艾尼瓦尔老师通过一个个事例以及十九大精神为我们讲述了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既有事例,又有内涵,令人感受颇深,学到了很多东西。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7-2020  365bet365备用网址   版权所有    ICP0500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