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及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在科研论文的发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发表论文94篇,其中SCI论文61篇,EI 2篇,其他31篇。一区论文11篇,二区24篇,三区25篇,影响因子大于6的3篇,影响因子大于4的9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23篇。
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期刊论文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代表性论文如下:
王吉德教授课题组在影响因子8.328的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homogeneous [Co4(H2 O)4(HPMIDA)2(PMIDA)2]6-as an effective molecular-light-driven water oxidation catalyst”的论文(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7, 202, 397-403)。
该工作利用含有P原子的羧酸配体合成出了一种多核配合物[Co4(H2O)4(HPMIDA)2(PMIDA)2] 2H2O(Co-PMIDA)。将其应用至催化水氧化反应,产氧率和TON分别高达52.29 %和661.5。考察了催化剂的浓度和pH对水氧化反应的影响,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液相质谱(LC-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陈化实验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对比了不同催化活性物种的催化活性,证明了催化剂Co-PMIDA是一个高效和稳定的分子水氧化催化剂。
宿新泰教授课题组在影响因子为8.315的期刊Small发表了题为“Iron-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catalysts for Visible Light-Driven Water Oxidation”的论文(Small,2016, 12, 1351–1358)。
该工作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应用于可见光驱动催化水氧化,分别研究了NH2-MIL-101 (Fe)和MIL-101 (Fe)两种Fe基MOFs,经优化条件后,在10 mL的反应体系中MIL-101(Fe)催化水氧化的产氧量为36.5 μmol,是一个高效的催化水氧化剂。与其他Fe基催化剂相比较,也展现出了更优越的催化活性。
刘晨江教授和张永红团队在影响因子为6.732的期刊Organic Letter上发表了题为“Ionic liquid promoted diazenylation of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with aryltriazenes under mild conditions”的论文(Organic Letter, 2016, 18, 2000-2003)。
该工作以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作为促进剂,以芳基三氮烯为偶氮化试剂,在室温及空气条件下实现了吲哚和吡咯的直接偶氮化反应。芳基三氮烯作为稳定的重氮盐替代物,主要作为芳基化试剂用于构筑碳碳键或碳氮键构筑中,而在相对原子经济的偶氮化反应中应用较少。此外,活化芳基三氮烯的促进剂一般为易挥发或不稳定的Lewis酸或Br?nsted酸。为了克服传统促进剂存在的易挥发、不稳定和不能循环利用等缺点,作者使用绿色可循环利用的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作为促进剂,顺利完成了芳基三氮烯和氮杂环化合物的偶氮化反应,为偶氮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